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人性与理性> 力量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力量9(1 / 2)

 25

秋生时常一个人感动孤独,坐在门槛上,手托着下颌,呆呆凝望前方。他小小的年纪知道孤独让人自由,因为自己把自己束缚;能够自我束缚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自我释放的快乐。他有时想象自己如天空中的云,自在的飘动,心无旁骛,那份恬淡让人遐想。他有时想象自己如四处吹拂的风,自由的游走,心无定式,那份逍遥让人企望。他观察那树下的草,每一次看着要被吹倒,几乎着地,又挺过来;原来它是在随风舞蹈,展示自己坚韧的力量;他用脚踩在草的上面,过一会儿拿开,令人惊奇的是,那些草又慢慢地把腰身挺直起来;又试一次,依然如是。草比不上花那么美丽,花经人一踩就残枝断叶,不堪入目;草比不上树那么挺拔,树被人一踩腰肢就折断,不再直立。

草不如树一样贮立,

脚的踩踏

反抗也得不到应有的回答;

脚挪开

脊梁就如树一样挺拔。

它不像花一样娇媚,

随风尽舞

也引不起众人的关注;

可以给人的

永远是翠绿。

它并不追求像树一样挺立,

它并不企盼如花一样艳丽,

它只期望在伟岸的高山上有绿色的印迹,

它只渴望在绵长的河流边有墨绿的装饰。

素芬知道秋生想去上学,学校总找理由来敷衍自己。没有办法,权力在别人的手里,权力是秩序的保障;自己没有能力拥有权力,没有办法打破秩序,只好成为这个秩序的受害者;秩序的公平取决于制定者的良心,秩序的不公平取决于执行者的操守;任何秩序都是保护一群人,牺牲一群人。秋生就是被牺牲者之一。她知道秋生在身体上有残疾,心灵上不能残缺;想让一个孩子心灵上不再残缺,最好的方法是把他放在孩子中间去,孩子的天真成为治愈自卑的良药,孩子的烂漫慰藉灵魂的孤单,孩子的纯洁成为制造欢乐的养分;想拥有一个完美的童年,最好有完整的陪伴。如果在教育上还是输在起跑线,他在人生道路上不是又慢许多吗?如果秋生没有知识,他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呢?人没有体力,又失去智力,以后怎么独立生存呢?

素芬心里一肚子气,几千年前有人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几千年后的今天居然还有人不领悟;灿烂的文化没人继承会变成垃圾,辉煌的文明没有人发展会成为包袱。作为一个专门从事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怎能拒绝诚心求学的小孩?这样的拒绝是一种拥有权力的炫耀;因它不是理性思索下的选择,它不是情感诉说下的需求,它不是公正指引下的裁决。

她看见秋生正徐缓地朝自己的走来,赶紧迎上去,牵着他的小手。

“妈,为什么要上学呢?”

她一下子蒙了。简单的问题折射最基本的道理;最基本的道理最凸显人的智慧。

“上学会有很多的小朋友陪你玩,这样你不会孤独。”

“我不孤独。”

素芬知道秋生不明白,孤独让人成为诗人,灵感来自寂寞的心田开出的花。

“那你就去认字,认不了字是文盲。”

“我能认字了,我不是文盲。”

“那去学知识。”

“知识是什么?”

她又一下蒙了。深奥的道理会植根在浅显的事情,浅显的事情蕴藏着普世的价值。

“知识是智慧的一种表现方式。”

“不明白。”

“知识是维护尊严的一种工具。”

“不明白。”

“知识是技能的一种载体。”

“不明白。”

“技能可以人生存下去。”

“我还是不明白。”秋生愣了一下。“那我去学技能,不学知识。”

“胡扯。没有知识,学习技能也不会很好。”

“我还是不明白。”小孩隔了一会儿。“那我先学技能,然后再学知识。”

“学知识的时候也能学技能。”

“那么学技能的时候能学知识吗?”

“能呀。”

“那知识与技能不是一样的吗?”

素芬这一下差点断片。

26

“上学可以把人变得聪明。”

“什么是聪明?”

“聪明就是我为人人。”

“为什么呢?”

“只有我为人人,才可能人人为我;有了人人为我,最有可能实现人生目标。”

“不是很明白。看来上学还是可以学得很多自己不知道东西。”

“是呀。上学可以把人变得智慧。”

“什么是智慧呢?”

“智慧嘛?唉,智慧让人开心。当你不开心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变傻了?”

“我现在就很开心呀。”

“那是因为你现在很小;等你长大成人之后,会有很多的烦恼緾绕着你。”

“只要有智慧就能变得很开心吗?”

“不完全是,还得有爱心。”

“哦。”

“还得善良。”

“哦。”

“还得有责任。”

“什么是责任呢?”

“等你去上学就会知道。”

“那我还是去上学,让自己变得智慧。”

“好呀,这就对了。秋生乖。”

“知识是从哪里来呀?”

“知识是经验来。”

“经验又从哪里来呢?”

“从生产和生活中来。”

“那为什么我们这些人没有那么多有知识呢?”

“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方法。”

“方法从哪里来呢?”

“这就是为什么要去上学!”

“你的意思是,上学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

“对呀,你上学可以学到方法,然后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知识。”

“看来变成一个有知识的人得去上学。”

“对呀,上学还能学习到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有文化的人更受人尊重。”

“那我要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我要让人尊重。”

“对了,那你要去上学。在学校里有许多有文化的人,他们大都分都是上学学成的。文化不仅提升一个人的素质,还提高一个人的价值。”

“那好,我去上学。”

她知道孩子想去上学,只是不想给当妈妈的添堵。保护孩子是母亲的天性,为孩子谋发展是妈妈的义务。孩子还小不知道不读书的坏处,幼稚不能成为孩子不去上学的理由;在贫瘠的土壤已经长不出丰硕的果实,在人的心田不接受知识的养分,那么在精神的高原上会依然荒芜;经济的贫困用钱即时解决,思想上的蒙昧需要教育去开化。像秋生这样的孩子,只有读书才可能体面的生存;知识丰富人的能力,只有拥有能力才能自强;知识丰富人的思想,只有思想的独立才能人格的独立;知识深刻地铸就人的灵魂,深刻的灵魂成就深刻的人生。

她尽管被李校长婉拒,仍不放弃任何让秋生上学的机会;打听到李校长从县里开会回来,就与弟弟一起拜访他。

“李校长,您看秋生上学的事能不能考虑一下?”

素芬一边说,一边把手里布包的鸡蛋放在他家的桌上;弟弟把提来的大鸡公放在一边。素芬姐弟有点心怯,害怕被再次拒绝;习惯拒绝与习惯疼一样,需要忍受;忍受只有成为一种习惯以后,才可能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李校长特别爽快,一口答应。姐弟俩甚是欢欣,一路谈论去年被李校长拒绝的原因;可能当时鸡仔没有长大,公鸡没有成熟,母鸡没下蛋。走后门不是君子所为,她只是一位为孩子可以不惜一切的普通母亲;攀关系不是大丈夫的行径,这只是一位为孩子而苟活的小女子的选择。这会在她的人格上抹上污点,谁的心灵上没有沾染过尘埃?有人懂得定期清洗,有人懂得适当掩盖,有人愿意与肮脏为伴,有人愿意与丑陋为伍。如果不是世道欺人,谁愿意屈尊求人;直中取有一种尊严上的满足感,曲中求让人有一种羞耻感。

秋生终于盼到该上学的一天,穿着干净整齐的衣服,被妈妈领着去镇上上学。他到了学校,看着一起与秋生来的程跃进与马晓艳各自去自己的教室,心里很是欢悦;意味着他即将有自己的课桌,自己的同学,有属于自己的友情与关爱;还能见到令他十分向往的妈妈告诉他的那些有文化的人,老师;好期待呀!生活有期待会澎湃,生命有期待会昂扬,人生有期待会闪耀。

素芬排队等一会儿,该她报名,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秋生被再次拒绝。

“你孩子的情况我们不收。”意外总是丰富生活也糟践生活。

“凭什么不收呢?”

“这是校委会做的决定,我们只是照章办事。”在制度面前人很弱小。

“你们校长不是同意了吗?”

“校长,你说那个可能是老校长;现在校长已经不是他了。”在组织面前人不强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