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炮火1906> 第三百零三章 对民族工业的扶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三章 对民族工业的扶持(2 / 2)

"我的意思是成立一个棉纺织协会,根据最新的棉种棉花,确认生产工艺与标准,发动上海的民族工业,设计专门的机械,我们不能再各自为战,也不能再盲目下去了。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降低成本,群策群力。我对我亲自参与研发的优质棉种很有信心,必须要大规模的种植,形成规模优势,成段下砍成本。如此一来,不仅能使得自身产品质量提高,还能缩减成本。有了先进的机械设备之后,再集体摸索符合的配套工艺,争取精益求精,将产品做到最好。棉纺织业要走联合壮大的道路,而且,融资上也要想办法。张公,你看云南白药的融资案例怎样?"</p>

云南白药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如今为数不多的几支股票中的一支,由于云南白药公司上来就被美国的几家银行评为信用等级最高级,愿意提供大笔贷款,凭借这一点,加上云南白药在美国的销售业绩,使得云南白药的股票一经上市,就得到了追捧,云南白药公司不仅成功得到大笔融资,而且成功的打开了国内市场。</p>

引领了新一轮上海股市热潮的云南白药功劳卓著,使得橡胶股票风潮引起的整体银根紧缩以及市场低迷有所好转。</p>

张謇眼前一亮,李安生亲自制定的各项证券交易所规章制度都属上乘,实施起来也很成功,不失为一大政绩。</p>

如果棉纺织企业也能上市融资,倒是个好办法,只是操作不易。</p>

"优质棉种的大规模种植,可以参照东北的粮食交易所,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我就不信竞争不过洋货。大生纱厂是不是可以起个头,先走上市融资的道路?"</p>

大生纱厂是民族棉纺织工业的领头羊,让它来先走上市融资的道路,也是个示范作用,意义重大。</p>

张謇也很犹豫,毕竟这事关重大,不是件小事。</p>

李安生自然不能说,你们赶紧步伐跨越大一点,一战开打了,就晚了。</p>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的棉纺织业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外国棉纺织品输入减少,欧洲各国在华纱厂也无力增加投资,中国市场上纱布价格猛升,原来处于维持状态的旧有纱厂都在战争期中都获得了高额利润,年年扩充并增设新厂。</p>

但是战争一结束,日本就趁虚而入,外国资本也重新卷土重来,民族棉纺织工业的辉煌昙花一现。</p>

李安生自然不希望看到中国的民族棉纺织工业只能如流星一般,短暂的闪耀。</p>

到今年为止中国已有纱锭8 万枚,布机000余台,初步形成中国棉纺织工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各种低支棉纱,供国内市场织布之用。由于机器织布的生产效率比手工织布提高不多,利润不大。棉布在手工织机上织造较为有利,故新兴的棉纺织工厂纺锭发展快,布机增加较少。</p>

除了要大量种植优质棉种,在机器革新上也要加快步伐,后世中国在一战结束后的几年才开始大规模的技术革新,但是那个时候已近晚了,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p>

"若是大生纱厂能够走上市融资的道路,我可以让上海银行帮助大生发行公司债,我可以组织认购,不用担心。"</p>

不仅是要上市融资,李安生打算从多个方面来扶持民族棉纺织工业。</p>

张謇咬了咬牙,又看了看笑容满面,跟着一干上海船舶修造业的老板们谈笑风生,毅然下了决心,"行,老朽我就豁出去了,要是股东们不同意,我砸锅卖铁也要将大生纱厂大部分资产都上市融资。"</p>

李安生知道现在光是提供大笔的贷款还不是时候,要靠着大生纱厂树立一个典范,来带动整个棉纺织行业的发展。</p>

生丝业也是如此,一个理,李安生既然打算扶持民族棉纺织工业,就不会错过中国的生丝业。</p>

鸦片战争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生丝业还是世界的主宰,继续辉煌过一段时间。</p>

可是随着美国、意大利与日本等国生丝业的崛起,使得中国的生丝业迅速的走向没落、</p>

尤其是日本,目前生丝出口价值已经是中国的四倍,美国市场绝大多数的生丝都是日本货。</p>

中国丝业生产,长期停留在手工缫制的落后状态。机器生产的起步,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乃至后起的日本。即使在新生的机器缫丝厂中,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也存在不少的缺陷。</p>

因之,生产质量的低下,缺乏市场的竞争力,始终是中国生丝出口的一大困扰。</p>

日本生丝业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桑树的种植,蚕的养殖,以及对机器、工艺的重视。</p>

当年日本因为生丝质量还不如法国这个后起之秀,卧薪尝胆,引进机器设备,并且让日本达官贵人家的妻子与女儿都强逼着进入工厂学习技术,成为一批中坚的技术力量。</p>

现在日本生丝业的成就无比辉煌,占了世界生丝产值的五分之三,让人咋舌。</p>

其实,在桑树种植与蚕的养殖上头,李安生有办法远远超过日本,用来弥补其他方面的落后。</p>

机器设备的更新、生产管理经营改善等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农业上的成就来弥补。</p>

李安生听到张謇一口答应,让大生纱厂上市融资,也是很受鼓舞,必须要尽快替棉纺织工业树立一个典型,这才能使得国内的棉纺织商人与生丝业商人相信他,听从他的指挥。</p>

将具体事务交给从黑龙江过来的梁文达之后,李安生与载洵等人踏上了前往欧洲的轮船,也许等他回来,上海已经发生了不少变故,自然是好的一面。</p>

不过,李安生他们刚上船,就遇到了一场刺杀,当然,有惊无险。</p>

随行特工早就发现了异常之处,所以对方一出手就立即控制住了对方。</p>

"我跟你拼了,你这恶魔,你还我的事业,还我的前途。"</p>

一个日本人疯狂的叫嚣着,被踩在地上,依然不肯乖乖听话,自然招惹来一顿痛打。</p>

前来刺杀的有三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姓,大仓。</p>

这个领头的,是前日本大仓组的董事长,大仓喜八郎的儿子大仓建木。</p>

为什么要加个前字呢,原来是大仓组倒闭了。</p>

当然,之前的大仓组还是叫做大仓商会,还没有跨出成为大仓财阀的最后一步。</p>

大仓商会是日本的新兴大公司,在"台湾出兵"、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通过贩卖军火大发战争财,一时被称为"政商"。190年开始在朝鲜和中国的积极投资,兴办南满洲鸭绿江制材公司,抚顺湖煤铁公司,本溪湖煤铁公司等。在日本国内开办啤酒、皮革、化工、制麻等大企业。</p>

本来大仓商会准备在今年或者明年改组为大仓组的,正是跨入日本财阀的行列,可是,却忽然灰飞烟灭了。</p>

为何,自然是李安生的功劳。</p>

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抚顺、本溪地区活动频繁,大仓商会于1905年以采煤供军用为名,强行开采本溪湖煤炭资源,中日交涉事宜增多。</p>

之后大仓财阀频频挑起中日争端,成为了两国交涉的中心。</p>

李安生很是看不惯大仓财阀的做派,私人出资在抚顺与本溪以及鞍山等地兴办煤铁公司,注资一千多万两银子,将大仓财阀用不计损失的代价来进行恶性竞争。</p>

同时由于本溪湖地处山区,煤炭、木材、山货等资源丰富,人烟日渐稠密,匪患屡起。</p>

李安生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匪患嘛,很正常的,大家都懂的。</p>

日本守备队多次出动也奈何不得土匪胡子,吃了无数败仗,大仓财阀几经洗劫,损失惨重。</p>

今年李安生一声令下,继续对大仓财阀进行毁灭性打击,加上日本的新兴财阀三木青山明着帮助大仓财阀,实际上背后使阴招,成功的拖垮了大仓财阀,使得大仓财阀在中国的公司尽数破产,影响到了日本国内的的业务。</p>

凭借着财大气粗,山木青山正式的吞并了大仓财阀,成为日本排名前五的财阀。</p>

大仓财阀就此灰飞烟灭,所以,人家来拼命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