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武侠修真>西游记二宋寻法> 前序上(序以建言,立场角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前序上(序以建言,立场角度)(2 / 2)

明王阳明心学,类似内家拳,由内及外、以心驭物,偏唯心主义。当时佛道处于低谷(朝廷滥发度牒谋利,导致僧人素质地下,社会反感),不是重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内忧外患(国家的身体有病、精神有病,王阳明打算身心皆治)。他治世心强些,思想上继承宋陆九渊并创新,政治上推行知行合一、致良知,军事上平定多方叛乱、盗乱。偏颇的说,他部分解决了中上层官员的思想问题。王阳明之后的乱局,是理学心学之辩、嘉靖天启多年不上朝、内阁制、党争等外忧内患共同造成的。

有的时候,太唯物主义容易悲观,例如中国历史上多次内部政治昏暗、外部强敌环伺,还有抗日战争,此时王阳明的、***的人定胜天,偏唯心主义一些(但不是神学、凭空造物、无中生有,而是强心弱物,因为客观上物质不足,所以用心补力,方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方能杀出一条血路、驱除外虏、救国图强。

比如,假设我不知道王阳明学说是否有瑕疵、有哪些瑕疵,而我仅听说了几句。可能一时觉得不错,仅打算把这几句教给一个懵懂学童,就可能把它人为删改处理成一个好的典范。就可能把不适合(我目的的王阳明话语)去掉或不提,或作出(适合我目的的)新解释。因为我目的不是好坏全教,而是把各种事物当做一个工具,工具不顺手的需要修理,然后再让人用。

三、失误与断章取义及谣言

有的言论有可能被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断章取义、背离原义,甚至删改后用于不同或相反的用途,特别是人传人的谣言层层加码。

例如,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冯的作战参谋将冯阎会师进攻蒋介石的地点,由河南沁阳误写成200公里外的河南泌阳,结果延误战机,是中原大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对同一事物可能(删改后)用于不同用途

朱熹学说,不同的人、朝代,取其不同部分为己用。

例如格物致知。

例如忠君。

四、对无法考证的历史可以怀疑,但不可以侮辱

很多古代发明,特别是对人民有益的,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已经失传了,但其中毕竟凝聚着科学家对国家和人民的善念、爱国热情。物可以怀疑,人不可以侮辱,从古至今的爱国教育需要一脉传承下去。

比如张衡的地动仪,失传,由于王振铎版的复原品不太完善,有人就称“地动仪根本不存在”,有人称“很可能和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摆设”,”因此被移出教科书”,有人掐头去尾引用傅承义院士的话“房梁吊一块肉都比地动仪强”,有人觉得外国人说的话都香“奥地利人雷立柏说中国人对张衡地动仪的情绪是一种宗教式的崇拜”。

首先,要肯定和尊重张衡研发地动仪的为民、为国的初心,暂时不谈地动仪是否可行;其次,中科院冯锐称张衡地动仪“这些史料都是经专业的历史地震学专家审核过的”;再次,王振铎是考古而非地震专业人士;再次,傅承义院士是王振铎的老朋友,当面指出的是王氏地动仪的原理性错误,而非张衡的原物;再次,后面中科院冯锐版复原品通过了验收鉴定;再次,张衡是从语文挪到了《道德与法治》。

再次,雷立柏虽然和柏拉图有个字一样,但话语出处《张衡:宗教与科学》仅是其北京人民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将来是否成柏拉图一样的一代宗师待考,但同时不能说外国人在中国(学校毕业)就是蠢材、低人一等、都不可信。《张衡:宗教与科学》的原文未找到,有人转述“认为中国人对张衡地动仪的情绪是一种宗教式的崇拜,在他看来,地动仪失传了,就说明它不科学、无实用性,没有不失传的道理”。如果是这样,则雷立柏想说的可能是“地动仪失传了,一是不能武断的否定原物不科学,二是它的需求还在,就需要复原、应用它于民生,而不是当做历史趣事谁都不理,否则肯定会从失传”,现代地动仪就是西方发明的,弓马骑射出身的清朝满族更是阻碍了火器的迅猛发展。若想完全复原张衡地动仪,就如同看不到《兰亭序》,但不能否认王羲之写过它,可能需要将来发掘各朝帝墓陪葬,或流失海内外的文献、实物。

{

(1)人大排名外低内高,原因之一

世界排名QS2020中,清华大学16(校友会版国内排名2),北京大学22(国内1),东南大学501(国内17),中国人民大学531名(国内9)。人大排名外低内高,原因之一是,自然科学的实验能够复现,世界都认可,而社会科学,由于中西方社会结构有很大不同,双方的社会科学成果不太被互相理解、认可、学习提高,所以分数低。比如中国的人大、政协、党、政如何运作更佳美妙,西方不好大量借鉴,因为和自己的有很大不同;西方三权分立怎样改革,能在防独裁的同时效率更高,罢工怎样改革,能让工人、资方、社会得到最大公约数,中方由于不是三权分立、没有罢工权,同样不好借鉴(有国人说中国人的怠工比罢工更浪费。西方首先申请沟通,无法解决时罢工解决,而不会像中国人长期消极怠工、效率低下。)。但唐朝是当时最鼎盛的国家之一,国子监是最高学府。突厥人执失思力因功封安国公,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入最高学府国子监、中进士、当安南节度使,其后代****是鹰派、日本四任首相。

(2)日本侵华战争,是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

只不过发生在较文明的现代,令人震撼。其实可能是想学清朝,恩威并用,先杀后甜枣。异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多用此方法。

中国要想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危难来临时,就需要团结一心(统治者要爱民,官员要团结少纷争,剥削阶级要收敛,民要爱国)。但有时很难,尤其是朝代末期,土地兼并、工商业极度繁荣,形成了资本优势、劳动者弱势,剥削加重、积重难返、盛极而衰,上下不一条心、文征武斗,所以有五胡乱华、元、清(清初中国人口减少三分之二,中原死伤惨重)、日。自己舍不得割肉,做不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结果让别人进来了,一刀给砍死了,连锅端,我们自食其果。

古代中日也曾有大战。唐朝曾海战大胜日本,灭杀数万。唐宋都因无利可图而没去征服日本,而元朝时想征却航海技术不行、运气不佳(是否汉族船工、老渔民不积极配合暴元,船造差了,不告知避开台风季节),两次海征日本,都被风吹沉了。

当时日本叫倭国,掌权的是苏我家族,天皇被架空。

公元618年建立的大唐的影响力波及朝鲜半岛、倭国,在倭国,掌权的苏我氏感受到了来自大唐的军事威胁。为此,一改倭国以往向百济一边倒的外交国策,与朝鲜半岛的各国进行协调合作。

苏我的主张是开明的,同时也是适合当时形势的。然而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保守派,对这种做法深恶痛绝,他们宁肯维持原状。

史载苏我是因为“韩政”而诛,即对朝鲜半岛的态度。

公元660年(唐显庆五年)3月,百济国在高句丽国支持下,大举入侵新罗国,新罗军接连败北,新罗武烈王向中国求救。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统帅,率13万唐军东渡讨伐百济。7月,百济军大败,百济王及百官被俘往长安,百济王朝崩溃。

唐日白江口海战:

打倒苏我氏后,保守派推行亲百济的外交政策,与大唐发生了白村江之战。

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

在白江口海战失败的打击下,百济王逃往高句丽,余部全部归降,百济国彻底灭亡。

白江口海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恐唐军进攻本土,自公元664年开始,在国内耗费鉅资,修筑了4道防线,此后日本调整对外政策,向唐朝臣服,开始以中国为师,谋求自强。

}

明万历援朝战争时,由于朝鲜战局僵持不下,明朝决定出兵日本本土斩杀丰臣秀吉。便花了数年时间,先是战前派遣锦衣卫、后是派遣官员潜入日本,搜集情报、勘画地图,包括日本山川地理、政治划分、各大名势力详细,都在刺探之列。不过可惜的是,在明朝调集水师即将出兵捣巢时,丰臣秀吉病死。朝鲜战事解决,明朝也乐得省钱,便罢兵不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