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贺人龙投出标枪,这是在这样的天气下最好用的远程武器了。贺人龙连避都不避,只是一味猛冲。就在他冲上挡在他和刘芳亮之间的最后一道土坡时,终于有一支标枪从他的马尻上擦过,吃痛的战马人立而起,贺人龙左手急忙抓紧缰绳,右手的长矛则不由自主地指向了天空。
一声震天彻地的巨响,电光正中贺人龙的矛尖,浑身铁甲、头戴铁盔的贺人龙肤如焦炭,五内俱裂,当场毙命。
雷劈贺人龙这一幕,把明军士兵都惊呆了,闯军队伍中则响起了比雷声更加雄壮的怒吼。接下来的战斗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同时失去了指挥官和斗志的明军毫无还手之力,在闯军的驱赶之下拥挤推搡,成批地坠入嘉陵江中。
不是老天爷不向着明军,而是闯军中没有这么多不懂防雷知识还硬要为了皇上的严令在大雨天出战的傻子。贺人龙连他那顶带缨枪的头盔都没摘,这不是找雷劈吗。
眨眼的工夫,贺虎臣的旗杆也被闪电劈倒了。其他官军各部也只得都将旗子收起来,然而,江对岸的那面“闯”字大旗却还在迎风招展,仿佛在嘲弄官军一般。
说穿了也简单,闯军大旗立在一座山的山脚下,那里是嘉陵江的拐弯处,看似离得很近,实则不在江边,土壤电阻率比江边要大,山顶上的树木、山石等尖凸物又有自然消雷的效果。再加上旗杆用桐油仔细漆过,所以被雷击的概率很小。而官军这边,空旷的江边平地上戳着一根湿木头,能不挨劈吗。
其实明军也并非完全不懂这些知识,就算没有王瑾这样的人系统整理过,将门世家中也有经验流传,“雨天勿登高”“勿避雨于大木之下”之类的经验总结并不困难。然而,现在的明军根本就没有“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作战”这一说,只要一下雨,他们干脆就直接不出门。除了在豫北时有一次曹文诏冒雨出击外,闯军就没见过官军在下雨天出动。再加上陕西没有那么多雷暴天气,所以就连贺人龙、贺虎臣这种经验丰富的战将都缺少防雷知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命在闯!”不知是谁带的头,一时间,嘉陵江两岸响起了南腔北调的这句口号。贺人龙部因一个炸雷而顷刻毁灭,似乎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虽然闯军耗费了数以千计的人命才压制住贺人龙,虽然就算贺人龙没被雷劈死,在刘芳亮和李友的夹击下他也不可能切断浮桥,但是现在这些都没人在乎了。
官军没有旗帜指挥,这大雨天,军官靠嗓门能指挥几个人?贺人龙部的覆灭又让他们失去了斗志,明军再也打不出有效的进攻了。
党守素拼死抢回焦得名的遗体,带着党家队伍过了桥,接着是李友、李自成,最后是刘芳亮。浮桥被闯军破坏,剩下的几艘明军船只都是从上游水浅处征调来的,没料到江水涨得这么高,锚链太短,根本够不着河床,无法停船,都向下游漂去了。
孙守法见流寇全部过江,再打下去反而是自己要被吃掉,不再和高一功纠缠,迅速撤退,其他数以万计的明军都被留在嘉陵江西岸。
李自成立马江边,雨水顺着帽檐滚滚注下。他仿佛看见嘉陵江变成了一条赤红的、流淌着鲜血的河流。他还不清楚自己在这一战中究竟损折了多少兄弟,甚至不知道焦得名已经死了,但他很确定,很多他熟悉的人都再也见不到了。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