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大唐纨绔公子> 66.燎原之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6.燎原之火(1 / 2)

 自从有了国家,在我们的地球上,战争一直是不绝于耳的乐曲。因此即便是强大的唐帝国,也十分注重军事力量上的培养和壮大。长孙凛虽然忙于军器监事宜,但他这位振威校尉,自然也被兵部尚书李靖委以重任,负责部分的军事操练。

由于长孙营在攻打突厥的时候战功显赫,李靖在其中提拔了一些将领,薛仁贵、王大牛等人都得到了升职。而横刀营里剩下的几十名士兵中,有几位较为出色的也被选中,他们作为长孙凛的副手,将会成为横刀新兵营中的校尉,按照长孙凛训练他们的方式,去训练新兵。

新兵营的士兵每天都要在晨星尚未显现之前起床,睡懒觉别说不可能了,就算得逞了也会被人当成猪来看待的。所以每个人都很勤快地出操、搏击,扑通扑通地跳到冰冷的河水里洗澡,冻得牙齿抖,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

到了吃饭的时间,就每队十五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一起用餐。没有什么私人的空间,大家干什么都是集体行动,一天到晚都会有人看到你。对新兵这样训练的结果,就是让他们极其遵守纪律。

老兵们则是跟着薛仁贵和王仲越一起操练,他们已经开始配合着火药战术进行方阵训练。王仲越还设计了另一种阵型,即步兵组成庞大严密的方阵,左手拿盾牌,右手是锐利的长矛,最前排的士兵将毛头指向前方,后面的所有士兵都把长矛举向空中,密集如林,这样敌方射来的箭矢几乎都不能够落下,而骑兵在超长的长矛面前有很难冲近,加上他们整齐的步伐和坚定的纪律,也许会成为以后战场上敌方骑兵的噩梦。

然而光是身体和方阵上的操练是不够的,从两千多年里战争的基本模式来看,长孙凛其实是明白,真正决定战斗的,并不是西方史诗中的英雄,或中国小说中的勇将,而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技术原因:战术、武器、粮草供给等等。就像莎士比亚在《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中所讥讽的那样,“在他们看来,一辆凭着它的庞大的蛮力冲破城墙的战车,它的功劳远过于制造这战车的人,也远过于运用他们的智慧指挥它行动的人。”

在军营里,长孙凛以李靖为案例,给士兵们做了一次气势磅礴的演讲。这个名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演讲,把士兵们搞得狂热欢呼。不止一位士兵在晚上也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这样成为一位常胜将军。这样的结果便是导致更多的战士们放弃的夜间的休息,去聆听校尉们给他们上的战术课。

新的火药坊选址在山西的并州,在此之前需要招收大量的工匠、炼丹师和学徒。长孙凛碰到了在灵州类似的问题,炼丹师的素质还好一些,而大部分工匠都甚少识字,他们的技术都是一代一代言传身授。长孙凛只能再次先选上一批能识字的人,教他们一些相关的现代科学理论,尤其是阿拉伯数字的运用非常重要。

这些年轻人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先领会到“知识就是力量”的人,他们每天都会在收集的废麻纸上,抄下歪歪扭扭的数字和公式,积累多了,这些最原始的资料被装订为厚厚的书籍,传给其他人阅读。

其他不识字的工匠在闲杂时间也不互相吹牛了,他们也开始跟着学东西,尤其是看到那些先行在工作中的越来越高的效率之后。长孙凛也意识到了这些人的需要,找来国子监的一些先生过来,给他们做扫盲教育。

虽然学得很辛苦,但大多数人都愿意付出辛劳。这样满足的不仅是精神方面的,物质的好处也可能是实实在在的。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他们的收入也逐渐增多起来。有的工匠也意识到了这些东西的实用,回家的时候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灌输给他的孩子。在贫民的文化黑暗中,他们是一点点燎原的火光。

萧氏望着院子里满地缤纷的落红,微微地叹了一口气,秀容洒下了热泪。春风瑟瑟,吹拂着她纷乱如云的鬓。每当一人安静的时候,纷纭往事如般涌入她的脑海,内心愁绪积压就像天空上阴云欲坠。

自入住长孙府后,窦凤给她安排在一个较为安静的偏院,长孙家老祖宗的佛堂也在这个院子里。两位前朝的旧人,自然也能聊上几句。老太太对于这位前朝的皇后,倒是十分热情,也许是两人都有一段共同的回忆。人生中的阴晴变化也只能任凭天意。

下人过来通知她去用膳后,萧氏便是袅袅娜娜地走到前院的饭厅。由于明日长孙冲要动身前往江南任职,因此今夜的酒菜十分丰盛。酒是从长乐坊买来的出了名的黄桂稠酒,除了花色冷盘,餐桌上还摆满了葱醋鸡、仙人脔、八仙盘、箸头春等长安名菜。

长孙凛这几日忙于公事,也没时间去问候萧氏在自家中是否适应。便举着酒杯向萧氏表示歉意,正说着话便连打了几个喷嚏。

“最近天气又转凉了,你应该注意加衣,不要把自己也给病了,都快当爹的人,还那般不小心。萧氏关心地说道。

“姐姐说的既是。”长孙凛微微笑了笑。

窦凤则是不动声色地说道:“你这家伙,怎可乱了辈分。怎可称呼做姐姐呢?玉琴,看你对我家凛儿,比我这个做娘的都好,不如这样,就让凛儿做你的干儿子好了。”

窦凤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言语,让萧氏握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一下,她却微笑地回答说:“那也好,有凛儿这个干儿子,我以后也可以享享清福了。

历史的长河在时光中平静地流淌,但并非始终平静——忽然间,会有高耸的峡谷、狂暴的湍流、陡急的转弯。

在上次战胜突厥的庆功宴后,李渊便患上了中风,不久便因病去世。他最后几年的太上皇生活,不可谓不忧闷。别人家里生儿养儿,时时担心儿子长大没出息,而他却是因为教出的儿子过于出色。

一条官道穿过了一片辽阔的麦田。农妇背着小娃往田里去,给正在插秧的青壮年送饭送水。农夫们低着头苦干,背上烈日烘烤,已是汗流淋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