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文卫纪事> 荆州驻防资料 及旗人学校住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荆州驻防资料 及旗人学校住宅(2 / 2)

以下是抄的说的荆州方面的:

清代荆州满城的总体人口增长情况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荆州八旗驻防江陵,占据江陵城东半部,约占城区面积的25。荆州满城最初的作用是军事要塞,驻防官兵在初期不到4000人。按《荆州驻防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驻防荆州八旗满蒙兵员合计3543名,满城总人数约15,000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八月始补足4,000兵额,加上官员132人,官兵总数4132。因清制满汉不通婚,故旗兵多带家眷。而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增补驻防兵额,补充青壮年旗人。

居多,随军妇女人数应该有限,总人口数应仍稳定在1.5万人左右。其后因荆州政治军事局势基本稳定,并没有因为战争而造成大规模人口减少;同时洪水、瘟疫等造成的人口数量下降也极其有限,所以荆州八旗人口始终处在稳定增长之中。其大规模人口减少只有几次人口外调至其他驻防八旗: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将1600官兵,5000余口分拨至成都;同治十年(1871年)将500余户,2638名旗人分拨至江宁;光绪元年(1875年)将300余户,1933名旗人分拨至杭州;光绪二年(1876年)分拨300余户,1421名旗人到江宁。在这4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同治十年(1871年)到光绪二年(1876年)短短5年间的3次人口迁移,其实基本可视作1次。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荆州八旗人数增长较多,而杭州、江宁等地八旗驻防在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战争中遭到了沉重打击,清廷也被迫采取措施“损有余而补不足”。

至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荆州反正时,满城中有男女老幼约2.5万人,其中驻防旗兵实际兵力约5000人。如果考虑到同治、光绪年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晚清荆州满城的人口总数应超过3万人,在荆州满城建成后228年间应该是比较平稳地增长着。

荆州满城家庭结构与传统中国大型家庭相比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这与荆州满城特殊的社会保障体制有关。张国刚先生认为传统的大型家庭是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官府甚至以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社会建立一种以大型家庭为核心的生活保障制度。而荆州满城的社会保障体制较为特殊,国家财政提供了其生活保障,大家庭不具备经济上的必要性。同时由于满族早期游牧的传统生活方式中有分拆家庭自立门户的传统,因此“五口之家”的小家庭应该是荆州满城中的典型家庭结构。(此处我有异议,有许多人没娶亲的呢。这个搞研究的人有些很奇怪。早期与晚期的人口都不同的啊。就象新中国成立后,五几年六几年与九几年的人口结构还不同,只是拿来参考而已)

二晚清荆州满城典型居住模式推测

考察荆州驻防八旗典型的家庭人口结构,对于了解当时荆州满城的住宅使用情况有直接帮助。荆州满城的典型家庭结构也应有与其相适应的居住模式。清末驻防八旗中男丁中人数最多的是领催、前锋和马甲一级的兵士,达4,000之众,占5,000名旗兵的绝大多数。研究荆州满城中的典型家庭,也应该以这一级兵士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对荆州满城典型民居形式的推测

按照清初的八旗驻防中相关的营房定制,每一名马甲以上军士有房2间。到晚清时,对于一个5口之家而言,2间房虽勉强可用,但显然已嫌局促,增建与扩建房屋是必然的选择。

清代八旗是一个亦兵亦民的独特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八旗与清代国家组织有着一体性。荆州八旗作为国家力量的体现,其军营建设与其他各地八旗具有相当的同质与同构特征。因此尽管荆州满城的八旗兵房已经没有实例,根据其余各地现存八旗兵房形式仍然可以推测其形式。

根据《圆明园附近清代营房的调查分析》一文中对于京师八旗兵房的记载:圆明园附近的八旗兵房是一组成“算盘营”式的集中营区,但每一“基本单位是一所一住宅的院落,每所约为1亩3分地。其中是3间坐北朝南木构架有脊瓦房。”

圆明园护军营是京师的御林军部队,待遇较高。但荆州八旗驻扎在素称富饶的鱼米之乡,不乏积存,且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洪水后加内帑修建营房的先例,可见其同样备受清廷重视,因此其住房条件也不会与圆明园护军营相差太远。而圆明园护军营的住宅形式也比较适合荆州满城驻防八旗军士的家庭结构。

有记载表明民国初年有许多满人拆除自己的房屋到沙市出售砖木瓦石谋,这也表明其住房应该是单独一户而非单的联排营房,且在结构上较为讲究。

荆州满城的民居形式与东北传统满族民居的渊源

荆州满城驻防八旗是满族传统政治制度的守护者,在政治及文化上也被要求保留其传统,因此旗兵住房在形式上应该保留了较多满族特色,与今日仍可见的东北传统满族民居类似。

东北传统满族民居有“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的特点在西面,而东面则仍保留了厨房。对于荆州满城典型的5口之家而言,本溪车宅正房所体现的民居形式也是一种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居住形式。,晚清荆州满城中的民居平面的基本形式很可能与之类似。

荆州一带与北方气候不同:四季分明,夏天湿热,对通风要求较高。某些适应于东北严寒气候的做法,也不一定会被荆州满城民居所采用,但那些体现了满族传统民族文化特征的内容则很可能会得以保留。

早期3间房多在最东梢间南侧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门的东面一间称“外屋”、“堂屋”,通常也是烧火的灶台所在;西面屋又称“上屋”,中间连接“上屋”与外屋的一间则是小辈住房。

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字形大土坯炕,称为“万字炕”,火炕是满族人家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人们的室内生活主要是在炕上。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室内陈设也与万字炕格局相应。南北炕靠山墙的一端摆放炕柜,上叠放被褥枕头等寝具卧具,俗称“被格”。西炕为满族人家放置“祖宗匣子”的地方,不许坐人。通常放与炕长相等的“堂箱”,装粮食和衣物。箱盖上摆放香炉、烛台等供器以及掸瓶、帽筒、座钟等日用陈设。

满族多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这也叫“跨海式烟囱”。

以下说的是学校:

八旗各有各的学房,只收本旗子女来学房读书,有的文章讲,满族妇女是不读书的,这是错误的。满族妇女幼时不但要读书,稍大后便要学女工,否则长大后无论是入宫或嫁人总不能什么都不会,否则老家就会让人看不起,说这孩子小时没教养。

(以下是北京香山健锐营的旗学,不过到处都大同小异。如果到荆州的话,估计也是大同小异的说,不过加入荆州当地的风俗而已。

各旗学堂大小、设置、室内结构、资金拨用基本是大同小异。学堂多为二间或三间,学堂外屋搭着一个自南而东、而西的三面大土炕,土炕上摆放着一排排的长炕桌子,桌子旁边就是些本旗的学生,这些孩子盘腿而坐,口中念念有词,初学者为老三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里屋是先生工作的地点,他一天到晚都盘在炕上抽着长杆大烟袋,烟袋锅是黄铜的,呈亮。因为全旗的孩子都在一个学房里上课,所以,学生年龄大小不等,学识不一。一般初学的启蒙老三篇由大师兄、大师姐来教,而年纪大一些的学生才由先生来教。

学堂里十分重视毛笔字,炕八仙上放着红模子和笔墨,有好事的在旁边给学生示范,这些帮忙的先生多是本旗或本营的笔帖式,字写的极漂亮。

那时候上学不用书包,都在旗营子里,上下学用不了三五分钟,一块方青包布着放在胳肢窝下就行了。

旗营里的学房中的老师除教书外,还讲对联故事、诗词故事。在旗营里的学堂学习五、六年后,老师会把学习好的学生推荐到健锐营的小学房。健锐八旗仅有两所,分别设在健锐营的左右两翼,这些学生是从八旗的旗学堂中选ba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左翼小学堂在镶黄旗南营,右翼小学堂在正红旗下营。)<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