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王保正带路,进城倒是全无麻烦,不过城门口热闹的情形,还是让李继有点吃惊。南宋虽然一隅偏安,但是经济活动和人口资源仍是惊人,方城县也算江陵府下的繁华之地,地处长江淮水之间,交通便利。
进城之后,王保正去办理李继的落籍事宜,李继带着两学生自去购置书籍和文房四宝。
因为自北宋以来,城市的功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渐由政治、军事中心转向商业中心,以至各地的城市构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商业市场,现在,临安以其首都地位而独领风骚,成为一个大市场。这个大市场的晨景究竟如何?从宋话本中得知:在临安候潮门外,才到四更天,就有“无数经纪行贩,挑着盐担,坐在门下等开门。也有唱曲儿的,也有说闲话的,也有做小买卖的”。
方城县的商业之繁盛,却也令李继大开眼界,城中自南向北已形成两条已商业为主的主干道,两边商铺随处可见,路边顶盘挑架、遍路歌叫的商贩起劲的吆喝着,声音此起彼伏。李继估摸着县城也就三五万户人家,却形成如此规模的商业街,确实可见宋代商业的发达。
考虑到口音问题,李继让学生去打听下书店所在,很容易就找到一家规模不小的书店。李继身高也就一米七五的样子,对于21世纪的国人来说也就算个中等身材,不过对于平均身高才一米六的南宋时代,这身高也算不俗哈,加之李继皮肤白皙,穿一身士子袍也让李继颇有鸡群鹤立之感觉。
伙计看到连忙上来招呼,李继的普通话跟牛庄的人交流有点难度,不过跟书店伙计交流确是全不费力,不禁感慨一番商业时代的进步。
李继现在急需一本古代辞典,在他的记忆中古代有名的辞典也就是《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康熙还在几百年后猫着呢,所以直接让伙计拿来《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汉代许慎编写的中国第一本字典。李继看了看,可以按部首查字,感觉很满意,考虑到这玩意也是南宋之前1000年编的,又问了伙计几个问题,伙计虽然不是文盲,但这种专业性的问题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请李继到屋内稍坐。
片刻后,随着脚步声,一名年轻人在领着伙计出现了。
那人看到李继,略微一愣,原来此人平时也自诩身材修长,不过跟李继一比,却是矮了几分,那人拱手施礼,李继见他也是士子着装,也依葫芦画瓢回了个礼。
“在下刘清,字修远,听闻兄台欲购《说文解字》注本”,刘清问道。
“在下李继,字子遇,修远兄可有成书推荐?”,李继问道。
刘清招手让伙计送上两册书,然后说道:“说文注本之书确实稀少,而且皆非传世之作。”
李继打开这两册《说文解字新注》的书,内容倒是颇合自己心意,里面对不少汉字都有新注。翻看封面都没有作者名字,看来属于这世界某些读书人个人爱好的作品,如果流传到现代就被称为无名氏著。
“修远兄,这两册书我都颇为中意,可否割爱”,李继问到,看得出这种书在古代属于孤本类的东西,估计价格不菲。
“此乃家父的藏本,故不能售于子遇兄”,刘清说道。
李继一听,未免有点失望之情表露于外。
刘清看了一眼李继,继续说道:“不过如可暂缓十余日,我可使人抄誊一部予兄台,兄台只需支付纸张和抄誊的费用,可否?”
李继倒是有点吃惊于宋人经商的热情和周到,连忙拱手致谢。
随后,李继采购了一些宋代启蒙书籍、笔墨纸砚之类的用具,和刘清约好十五日后来取抄誊本,拱手离去。
到宋朝的首次购物活动让李继感到颇为舒心。随后,李继带着两个弟子在方城县城四处走走。让王商、王同感到惊讶的是,自己这位老师不仅逛书店,还逛了杂货铺、铁匠铺、面粉店、木匠铺,其实李继逛的店铺远远不止这些,只要是卖东西的,李继就跑进去看看。逛到太阳靠西了,李继才带着两个弟子,搬着今天采购的书籍、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雇了辆驴车回到了牛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