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南宋之工业革命> 2.13 梦溪笔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3 梦溪笔谈(1 / 2)

 ……

上述所有的学科都将以数学为基础,但因为所有的准备才刚刚开始,因此臣将从数学、力学、化学、材料着手,请皇上挑选一批在数学、土木工程、以及机械设计方面有专长的人员,臣会将自己所学尽数讲了出来。虽然臣也知道,众位学者都是饱学之士,但臣认为自己所学的又有些新的内容,如果得到众位学者的支持,又对臣的知识认可,便可由这批学者分别教授于其它人员,如此过得一段时日,我大宋便可有近万人掌握了臣所学的浅薄学术。

另外,据火炮场的杨大人所说,现有的火炮仍需改进,目前实心弹最大有效射程为四百步,散弹为两百步,又因为铸剑厂规模有限,因此还请皇上成立专门的火炮厂,增大投入,增派人手。同时,目前生产的火炮也必将在我大宋军中广为装备,因此臣大胆请求皇上另在军中挑选一批将官,常驻火器厂参与设计和制造。如此一来,工匠的技术加上将官的临战经验,必然能造出更加适合我大宋军队的兵器。

还有,臣还需印刷一批书籍,目前臣已有了一些册子,这些山子将交给工部批量印刷。并且为了以后研究与制作的统一。

最后,臣所提供的有些技术资料当归为绝秘,有些部分则可在民间流传,这些属于绝密的部分,请皇上在挑选人员时全面考虑,绝对不能将这些技术资料外泄出去。

……

这一本奏折足足有十多页,里面用词多为现代语法与古语混用,语气中又不似其它奏折一样充满恭敬之意,理宗看得又觉深奥,又觉言语有趣,便让人大声地念了出来。

众臣听得这奏折内容如此之多,而所说的学科又大多未曾听说,一时都默不做声。其实众臣虽是饱读诗书,但大都读些如何治理国家的圣贤书,对于科技专业知识却知之甚少。如今听得李不伟所列出的一些学科,众人心想既然李不伟现在已算是科技部的人,今日所提的这些要求也不算太过分,又见理宗显然已是默许,这些人都准备保持沉默,或者说至少不会反对。而史弥远一党众人,由于上次李不伟的提议得到了史弥远的支持,因此也不妄加辩驳,一时齐齐向史弥远看去。

史弥远听了李不伟刚才的奏折,也是暗暗心惊。心想这李不伟的奏折中所提到的学科,大都闻所未闻,有些听其词义似乎能理解,但估计肯定不是那么简单。但看这奏折中写得又极具逻辑,心中也不由得有些佩服,思量了一下,道:“皇上,臣认为李大人所奏的也不无道理,而且此举也不会动了我朝根基,倘若失败了也只是浪费了一些时间而已,请皇上自行定夺。”

史弥远这话的意思理宗自然明白,意思是说这事我也说不准,但李不伟这人又极可能真的懂得如此多的知识,倘若此时反对的话,弄不好又会招来一些人的非议,等到他真的失败了,到时再算帐也不迟。理宗既已想得明白,又听史弥远交由自己定夺,不由得大喜,道:“既然如此,此事就由李不伟负责,六部尚书须得积极配合。另外,如果需要其它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相关人等也要全力配合,至于这教学场所,便暂定在辩理院吧。”

其实理宗听了李不伟的奏折也是将信将疑,心想大宋朝除了沈括,还未有一人能同时掌握如此多的学科,这李不伟看年龄也不到二十岁,又如何能与沈括相比?但此人前些日子所做的事,却又无法让人不刮目相看,此时我的皇位未稳,倘若他真的能办成一些事,岂不算是我的功绩?

几人各怀心思,又孰不知李不伟也有自己的想法。李不伟写这道奏折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如何写得又能让众人信服,又不会被人怀疑自己的学识从何而来,又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后来李不伟发现此事根本无法两全,因此他索性又赌了一把,直接将一些科目明确地写了出来,又声称自己就精通于此。心想万一有人问起的话,我便说是从师父那里学来的,至于师父么,早已死了。其实李不伟对自己的做法多少有些担心,但思索再三,他认为还是值得冒险,倘若真的促成了此事,便会彻底改变大宋的历史,即使不成,大不了再回到徽州便是,难道还能因为不同意我的想法,便将我定罪么?

其实李不伟想得有些简单,倘若其中的一些言论真的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恐怕不是定个罪这么简单。但好在有他前日的表现,又正逢理宗与史弥远的微妙关系,因此才能得逞。

此时,既然得到了理宗与史弥远的支持,李不伟便放下心来,虽说教学场地还要些日子才能准备完善,但李不伟知道自己一点也轻松不得。这几日间,他在工部、兵部、吏部转了个遍,一来是拜访这些尚书、侍郎大人们,二来也需要在这些部门挑选合适的人员进行培训。因为有皇帝与史弥远的支持,众人倒也没有为难,对李不伟都是十分客气。但李不伟却有些头大,因为自从来到宋朝之后,他还未有过如此之多的交际,更别说都是些朝中大员了。

虽然朝会之上无人反对,但事后李不伟却遇到了不少麻烦。先是几乎没人愿意来听自己讲课,后来李不伟又将此事禀报与理宗,这才陆续有了一些名单,又过了十多日,才勉强凑足了一百人。

这一百名学者有好几十人都来自六部及下设部门的人员,有极少数甚至是各部的仆射之职,还有的是各部所辖部门的精英,有精于土木工程的,有精于水利工程的,有的则是在天文地理上的绝对权威,当然也有在兵器制造上的行家。这些人突然接到命令,又听说有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青人要来讲学,无不觉得是一种羞辱。众人一时都论议纷纷,都觉得如此做法有失考虑,更有些人完全持反对意见,其中以司天监范东来为首的一批人更是激烈反对,参与反对的总共二三十人,以范东来为首,向理宗联名写了一道奏章。

这道奏章的大概意思是,当今大宋朝的科技已相当发达,领先金、蒙古等国甚多,而沈括所著的三谈中,已全面讲述了天文学、数学、地理、地质、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将这些学科教授给更多的人,而不再需要新的理论了。

范东来所说的三谈,其实是指沈括的《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