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风雨江山之天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八章 少年(2 / 2)

而且萧元固然利用了宗教热情,促使高唐积极的参与了这场战争,阿育王也同样利用了宗教情结,号召了天竺佛教徒奋起保卫佛门;再加上自己属于入侵者,更使得百姓站在对立的一面,仇视着侵入自己家园的强盗。</p>

正是由于如此原因,太平军在这块土地上犹如聋子和瞎子一般,无法掌握实际的情况。袁沛的这一报告至少是让萧元松了一口气,知道了自己原先的战略计划正在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着。</p>

看来自己在政治上还是不够成熟!</p>

面对如此形势,原本以为此次西征一定可以顺风顺水的萧元,终于领悟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稚嫩。</p>

不过他并没有很沮丧,因为阿育王朝还有一个看似强项实则致命弱点的地方,被他抓住了:阿育王朝统治的天竺半岛,就如同大夏统治的神州一样,广袤的疆域吸纳了庞大的军队。</p>

如此庞大的军队被迫分散在如此辽阔的国土上,消耗着庞大的财产,也消耗着国家的实力,如果是平时镇压民众和地方叛乱,还绰绰有余,但是面对外来大军的入侵,就常常会捉襟见肘。</p>

阿育王既然已经侵入尼国,势必被牵制住了大批兵马,这也使得他看似庞大的军队在镇守各地之余,实际上也拿不出多少军队来围剿太平军了。</p>

当然,面对着一个庞大的国家和庞大的军队,仅有三万余人的太平军,实在是很弱小,犹如巨浪中的一片孤叶,随时都有颠覆的危险。</p>

在认真听完了袁沛的禀告后,萧元了解到至少二十万的天竺大军按计划被引入了尼、锡、丹三国,在那里他们将很快同无病统帅的四万太平军和十五万高唐僧兵相遇,这就决定了庞大的阿育王朝五分之一的兵马——而且是精锐的兵马,将无法及时回来保卫自己的家园。</p>

于是,一个大胆的决定突然在脑海中诞生:“我决定西进,你们看怎么样?”</p>

“高明!”</p>

“我们不去同陆先生他们会师了吗?”</p>

崔英浩和袁沛几乎在同时开口,但是所说的话完全不一样,后者根本还没有明白萧元的意图,前者却已经闻弦琴而知雅意,流露出理解和崇拜的目光。</p>

萧元不由叹息了一声。</p>

袁沛追随自己时间最长,又是袁媛的弟弟,说到关系的亲密,比崔英浩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统帅的能力上,萧元却不得不承认崔英浩比袁沛更胜一筹。</p>

当下示意崔英浩详细解释。</p>

文弱的少年得到了心中偶像的鼓励,当下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道:“如今阿育王一定以为我军南下,向尼国方向前进,以便同进入尼国的无病将军会师,所以一定会在南面的道路上四处堵塞。我军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西进直*阿育王朝的心脏天竺城,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赢得更为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p>

“西进面对的是阿育王朝的首都天竺城,难道就没有重兵堵塞吗?”看见拓跋蔚在一旁,不愿意在佳人面前丢面子的袁沛不服气地说道。</p>

阿育王朝的势力分布有些类似于大夏,南面月河流域是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带,而政治中心却在日河的东北流域,那里的经济虽然也不错,但毕竟还是不如月河流域,不过因为首都天竺城就在那里,军队不会少;再往西就是日河的西北流域,那里是天竺人传统的防线,常年以来同西面的入侵者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所以更是重兵集结之地。</p>

崔英浩心平气和地说道:“我军只是西进,但随时都可以转向,而且也非真的攻打天竺城,那些拱卫京畿的天竺军,不但不可能对我军产生威胁,还会因为我军做出的咄咄*人的气势,而产生顾忌,很有可能把大部队龟缩在京城,以保卫皇室的安全以及政局的稳定。</p>

“再加上阿育王朝虽然号称有百万雄师,但是真正的精锐最多不过三成而已,如今至少有二十万大军侵入尼国等地,而天竺土地广袤,必须要留守的军队,仓促之间一定不会有太多的机动部队可供调遣。</p>

“所以西进势必打乱敌军的全盘部署,将敌军调拨得头头乱转,我军则有机会乘隙而击之,到时候无论是真的西进,还是南下会师,或者是北上西域诸公国,甚至是威胁天竺城,主动权都将握在我军的手中。”</p>

“哈哈,小仁子,你又输了!”拓跋蔚在一旁不由扮了一个鬼脸,气得袁沛满脸通红。</p>

萧元微笑着摇头,所谓一物降一物,平时很机灵的袁沛在这个鬼丫头面前却笨得一头牛似的,让人哭笑不得。</p>

只是如果在行军作战时也这样意气用事的话,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当下宽慰袁沛道:“好了,英浩擅长战略,袁沛强于实战,两位各有所长嘛!这次西进,充当先锋就非你袁沛莫属了!”</p>

袁沛从太平军建军以来,就跟随在萧元身边,倒也经历了不少战争,和其他少年不一样,算得上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了,让他出任先锋,萧元是十万个放心,原本应该充当该职的蒙亦璇也乐得留在萧元身边。</p>

“是!”</p>

袁沛听到萧元这么一说,满是感激,顿时精神百倍,一扫刚才输给崔英浩时的颓废,还示威性的瞪了拓跋蔚一眼,惹得小泵娘很不高兴得扮了一个鬼脸,却在萧元严厉的神色下不敢说什么。</p>

萧元看在眼里,不由一阵苦笑,总觉得这一次自己似乎扮演了保姆的角色。</p>

瞥眼看了看依然在沉思中的崔英浩,不由很好奇他是否看出自己的另一个用意:西进将进入日河的西北流域,那里长期受到了大食的侵扰,只是在近期方才被阿育王收复,导致那里真主的信徒和佛祖的信徒之间冲突十分严重,萧元希望在那里得到民众的支持。</p>

当然这有可能会触怒那些跟随自己前来参加所谓“圣战”的高唐僧兵,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萧元并不准备实行,当然也就不好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了。</p>

如果崔英浩能够把自己的这一层意图也看穿的话,说明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更具备了政治上的敏锐目标,他未来的成就未免太可怕了。</p>

萧元自己也有些说不清楚到底希望他看穿,还是没有看穿。</p>

(注:这里的大致地形与现实的印度半岛地形类似,不过为了情节上的方便,在一些路程和地名上作了变动,一些不同时代的人物和历史事件也凑在一起写了。</p>

比如翻越喜马拉雅山虽然历史上也发生过,两个文明古国也确实有过激烈的战争——最早可以推溯到西周秦国,就是那个时候出现了宏伟的“灵蛇吞石”的军事战略方案,只不过当时的主角是秦国和西戎,天竺和大食只是配角,也没有发生过实际的战争,仅仅是外交上依靠商人推动的连横合纵,但是如此大军远征,在冷兵器时代基本就不可能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