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武侠修真>倚天张翠山> 第三十二章,黄鹤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黄鹤楼(1 / 2)

 二人上武当后略作休息。()次日一早,张翠山辞别恩师和卡奇二人,径下武当山,直奔黄鹤楼而云,六侠已于三日前出发。此时他惟恐误了大事,遂风驰电闪,快马加鞭,风雨兼程。

而对于卡奇,张三丰因其功力奇高,不下于当世任何高手,在武当一派中,除了自己和张翠山之外,六侠亦不足以望其项背,故而只收了他作个记名弟子,共同探讨绝世武学,卡奇欣然

拜师,自此武当派又多了一个绝世高手。

卡奇本来对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尚存疑虑,以请教之名欲试其功力如何,结果也没有令他失望,无论他怎么加力,还是被张三丰这个不世的武学宗师看似轻描淡写地掀了几个跟头,自此方知天外有天,诚心拜师。

用张三丰的话讲,就是;卡奇的本力已是当世少有人及,所欠缺的不过是对天地万物的感悟。在这点上,翠山已不在老道之下,你日后追随翠山,自行体悟,若是有所不解,可向你这位

义兄请教。至此,张翠山的身边多了个超级打手兼跟班。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

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

北陆路的交汇点上。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也遥遥在望。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

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楼,素来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当时吴主孙权处于军事目的,在形

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

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往事越千年,黄鹤楼时毁时建、时隐时现,历经战火硝烟,沧海桑

田,仅明、清两代黄鹤楼分别七建七毁。公元1884年,清代的最后一座楼阁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百年后,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楼阁横空出世,正可谓千古风云传盛事,三楚江山独

此楼。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因仙”之说又分为二。一说是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一说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

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这些神话传说很有趣,也很动人,但都不是黄鹤楼楼名真正的由来。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

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因山得名的说法为黄鹤楼得名奠定了地理学基石,因仙得名的说法却令赏楼者插上了

纵横八极的想象翅膀,满足了人们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两种说法各具功能,以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今后必将彼此映照,共存于永久。

这一日,少林派空智、空性和圆觉到了,峨嵋派的灭绝师太也到了,华山派掌门鲜于通和一高一矮的两位派中长老也到了,还有一些丐帮中的弟子,由传功、执法两位长老带队,只是却

不见其帮主史火龙。另外还有一些小门派的帮众。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明教的青翼蝠王韦一笑和布袋和尚说不得,以及天鹰教的殷氏父子也来到了黄鹤楼。

群雄有正有邪,虽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明教和六大派之间的矛盾也已不少,但在威震天下的武当派面前,各派的首脑人物还是给门下的弟子下了严令,不准门下弟子和明教中人发生冲

突,至于天鹰教,虽然殷天正自立门户十余年,然则六大派还是认为其隶属明教。

而明教中人似乎是奉命而来,也不欲跟六大派中人发生纠葛,是以双方虽然是相见不相闻,倒也相安无事。

人声虽是鼎沸,但距离张翠山而言的三月之期还差了不到一日,六侠早就商议妥当,无论群雄问什么,一律无可奉告,静待五师弟(兄)张翠山的到来。

而张翠山在风驰电闪地奔行了一日一夜之后也终于赶到了黄鹤楼。

由于明教中人被六大派所疏远,是以坐在最外围。张翠山甫一看到殷氏父子,想起了不知所踪的殷素素,心里不由一阵黯然。不过他心胸坦荡,倒也不怕什么,而当初救殷素素的素云师

太早年却和殷天正有旧,早在救下殷素素之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殷天正讲了个一清二楚,以殷天正的性情,虽是心有不甘,但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他也只好作罢。见了张翠山,

他也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知会殷野王一声,他们天鹰教能否在这乱世中继续生存下去,少了张翠山这么个绝世高手的扶持是不行嘀。

张翠山见这父子二人只字不提殷素素,也没有必要说什么,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他一抱拳道:“岳父大人、韦兄、说不得大师、大舅哥,各位久违了,请恕翠山来迟一步,招呼不周!”他甫一到场就看出各大派跟明教有点不对劲,出此言却是为了安慰明教众人的心

,只是此时他的地位非比寻常,说话也是点到为止。

四人不敢怠慢,齐还了一礼。殷天正上前拍了拍张翠山的肩膀道:“贤婿,今日来了这么多人,实是鱼龙混杂,你可要小心了!”

张翠山闻言,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其实对于这些人,他根本不在乎。如今他的天人合一的功夫高明无比,只一眼就看出不少人并非各大派的弟子,况且有些人衣着独特,甚至还有头陀、

番僧,张翠山早就断定他们是那一路人马了,不过这些小鱼小虾在他眼里实在算不是什么,惟一让他上心的却是一个身着韩服,白衫白帽的高丽人。

这个高丽人约摸四十余岁,身材虽不高大,五官虽不清奇,却是不怒自威;一双不大的眼睛里时不时闪耀出慑人的精光。张翠山暗忖,只怕连少林寺第一高手空性神僧也不及他强,只是

奇怪怎么中原武林聚会,还来了一人高丽棒子过来掺和,他是哪个单位的?

张翠山跟四人告了个罪,又一一跟各派的首脑人物见礼,最后笑吟吟地走到这白衣的高丽棒子面前。

他尚未开口,这高丽棒子竟是十分的热情,见张翠山的目标正是自己,竟是先一步站起身来,一脸谄笑道:“想来这位便宜是威震天下的张翠山张五侠了,敝人金圣焕,从岛国朝鲜而来

,和小徒朴尚秀路经贵地,一睹中原大国侠士的风采!”他的身后长身而立着一黑衣少年,面色惨白,背插长剑,给张翠山躬身和地个九十度的大礼,用半手不熟的中文说了句:“咱古藏木

哈(见过张五侠)。”说完随即闪到师父身后,不再发一言,又恢复了冷冰冰的神情。

这金圣焕显然是游历甚广,一口中文说得比韦一笑等人还要纯正。只不过张翠山却深深地知道,这个看似礼貌的家伙来此绝不是为了带着徒弟见见世面这么简单,一定还有着不可告人的

秘密,说不定和朝廷有关联,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对自己客客气气,身为东道主,又怎能缺了礼数。

他也是哈哈一笑,伸手和金圣焕递过来的右手一握,忽觉对方的掌心处传来一股怪异的力道,他面色不变,以卸式将金圣焕的劲道予以化解,不动声色开口道:“失敬了,金先生能来黄鹤楼,那是给我武当派面子,待会儿翠山为贵师徒敬酒洗尘,还望两位不吝赐教。”说罢不再理会愣在当场的师徒二人,转身离去。

原来金圣焕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他本是朝鲜国四王子的太子少保,地位尊崇无比,加之其自幼聪明过人,拜名师飞成一身的绝学,之后游历四方,已是介于顶尖和绝世之间的高手。他

无意中听得过往的江湖人士说起张翠山的一身武功深不可测,棒子的那种自大脾性狂又发作了,遂出手相试,却不料张翠山轻描淡写地化解了他的拿手绝技回心诀,竟是没测出对方的深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